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

馬英九520就職演說內容大揭秘

馬英九 520第二任就職演說內容成為各方關注焦點,台灣前陸委會副主委、政治大學國發所教授趙建民4月3日接受專訪時表示,馬英九應會強調“政治互信的建立”,包括ECFA後續協商、投資保障協議的落實,治權互不否認的體現,以及國際空間。

據中評社4月6日報導,甫卸任台灣陸委會副主委返回校園的趙建民指出,馬英九520演說內容,相信一定會有從過去基礎上來開展,過去基礎就是,兩岸先有一個政治基礎,叫做九二共識、一中各表,在這個基礎之上展開會談,簽了16個協議,未來四年在這個基礎上,ECFA繼續協商,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,“我相信他一定會提”。

 

 

台灣前陸委會副主委、政治大學國發所教授趙建民3日接受專訪。

趙建民說,520以前應該八次江陳會還沒開,因此有關的投保協議應該也會在演說裡面,在現在的基礎之上,要繼續落實,因為這對台灣方面影響很大,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;馬英九520就職演說應會包括ECFA協商、再度確認九二共識、再度確認中華文化對兩岸發展的重要性,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展開兩岸協商,中華文化作為民間交流的一個概念,以中華文化概念去強調教育文化多加強交流,這是兩條主軸。

趙建民也說,王毅提到,兩岸協商逐漸由易入難、增加互信的問題,其實吳敦義在博鰲跟李克強已經講得很清楚,“台灣就這部分應該講的是,抽象式的互信的提升,就是循序漸進、透過交流,然後逐漸減少誤會,減低緊張,這樣循序漸進的,抽象式的政治互信的建立,相信馬英九會繼續這方面表述”。

趙建民說,可是中國大陸似乎表示的“政治互信”內容比較具體,好像暗指到一些比較具體的協商範圍,這方面現階段兩岸是在各自表述的階段,他覺得馬英九不太可能以實際的內涵呼應中國大陸“政治互信”的這樣一個提法,而是會根據台方原本比較抽象的內容,循序漸進的方式,來呼應中國大陸。

趙建民還分析,“政治對話”是大陸提出來“政治互信”比較具體的內容,吳敦義講得很清楚,這方面兩岸需要互信,抽象互信過程的建立,加上國內要有高度共識,台灣現在對兩岸“政治對話”沒有共識,假如有了,還要民意機關的同意,這個還是未來式,因此就“政治對話”這樣具體的語詞來提,台灣方面恐怕還不會。因為恐怕都還不到有社會共識,“我相信馬英九在520的談話裡面,應該不會講,應該不會超過目前朝野共識的範圍,不會出現在馬英九就職演說裡面”。

趙建民說,馬英九隻會提到“政治互信的建立”,有一些基本要件要滿足,現在從台灣的民意來說,應該是三個方面,第一是現在的兩岸協商要落實下來,ECFA對台灣與兩岸經貿的重要無庸置疑,對台灣整體參與東亞經濟整合也有其代表性重要意義,尤其已經在協商的重大的投資保障協議與ECFA一定要落實下來。“這有相當互信內容建立在裡面,不是純經濟的。

這兩個如果能談得下來,對兩岸政治互信的增進有相當代表性的意義,這是一個重大的領域,不能等閒視之。

 

趙建民說,第二方面就是蕭萬長2008在博鰲論壇所提出來的,就是正視現實的問 ​​題,中國大陸要如何體現現在兩岸主權互不承認、治權互不否認的雖不承認但不否認的這樣一個內容,這背後的內容說不定就是吳伯雄在中國大陸跟胡錦濤提的“一國兩區”的道理。

趙建民說,第三個內容就是國際空間,這次吳敦義跟李克強也當面提了,因此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的進展,台灣方面應該掌握這三個方向去推進,從台灣的角度來說,這三項都是互信的內容,一項比一項重要,三個都要強化,因此台灣對“政治互信”的提法與大陸“政治互信”的提法內容是很不一樣的。 趙建民說,因此現階段台灣方面的做法,應該是把它拆解開來,循序漸進去推動,跟中國大陸要提的內容就不會一樣,有重大的差距。馬英九在未來四年應該會是比較行穩致遠,比較謹慎的提出,掌握社會的民意共識,再去提,這三個都有台灣的民意基礎在,都有朝野共識,所以執政黨馬英九政府去推,沒有任何問題,問題是如何跟對方提的“政治互信”找到一個共通點,因為現在很顯然雙方看起來很不一樣,要如何找到一個共通點,是未來四年馬英九政府要做的最大工作。

   

趙建民還說,吳敦義這次有關“兩岸和平”的提法,是作為一個目標,馬英九在520就職演說中也會作為一個目標,兩岸和平作為大陸政策的目標,立即的目標與終極的目標,內部是沒有人反對的,不會有人反對的,反對黨不會反對。因此兩岸和平提出來,是必須要提的。

趙建民說,這是兩岸在過去四年來得之不易的一個成果,可是終極目標並沒有達到,兩岸現階段還是有一些緊張的成分,和平也不完全制度化,不能說和平就一勞永逸、不可逆轉,已經到來,並沒有,因此這問題要提,一方面說明兩岸和平得之不易的現況,同時印證過去四年政策的正確性跟其合理性,更重要的要強化未來努力的目標。

但趙建民說,可是這裡面有個陷阱,就是把這太具體化提出來,台灣內部會有一些人做過度聯想,所以他猜測,馬英九的提法恐怕也是價值性的提法,目標性的提法,跟過去緬懷式的提法,而不會是具體性、針對性、政治性的提法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